心理健康困擾

請點開以下資訊欄,了解更多有關「心靈,有樂!」上的心理健康課程內容。

如你不確定以下哪一個心理健康課程適合你,你可以先按這裏進行評估,或者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

重性抑鬱症

 

我們都可能在某些時候感到悲傷和低落。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經歷是短暫,而且相對溫和的。 對於經歷抑鬱症的人來說,這些症狀的強度很高而且會持續影響幾個星期。

跡象和症狀

一般來說,患上重性抑鬱症的人有機會經歷以下 (不一定是所有) 症狀:

  • 持續感覺悲傷、空虛或容易生氣
  • 感覺愧疚、無助,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 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 感覺疲勞和沒有精力
  • 移動或說話速度變慢
  • 坐立不安
  • 難以專注、記住或下決定
  • 睡眠問題(睡得太多或太少)
  • 食慾和/或體重急劇變化
  • 產生有關死亡或自殺的念頭,或者企圖自殺
  • 假如你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而抑鬱徵狀在兩周後依然存在,並嚴重干擾你的日常生活 (例如工作、學校、社交),請尋求協助。

普及率

現時香港重性抑鬱症的在過去12個月的盛行率是8.4%,在美國更是高達20.6%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間患上抑鬱症[1]。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22萬人患上抑鬱症,佔全球總人口4.4%[2]。普遍來說,女性(5.1%)較男性 (3.6%)容易患上重性抑鬱症[3]。

主要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輕微抑鬱的人士可以透過心理教育資訊(例如網站、書本等等),尋找合適的資訊幫助自己。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療法透過分析思想和改變行為,以及建立更有效的思想,幫助患者減輕徵狀
  • 人際關係治療能解決人際關係困難
  • 靜觀治療則是一種增強注意力、身體洞察力、情緒管理的訓練方法,它也會對輕度抑鬱症患者有幫助[4]

假如你患上輕度抑鬱症的話,可能不需要藥物治療,只靠心理治療就足夠了,因為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有著相若的效果[5]。另外,小組治療也會是考慮之列[6]。

中度及重度抑鬱症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混合式治療,也就是同時進行藥物及心理治療[6]。抗抑鬱藥的常見種類是血清素及再攝取抑製劑(SSRI),通常需要兩至四週才會見效,而整個藥物療程則一般為6至12個月長。

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假如藥物或其他方法都沒有幫助的話,可以考慮腦刺激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或經顱磁刺激 (TMS)。這兩個療法是讓腦部被電流局部刺激,從而刺激腦部並激活細胞,但效果仍需要更多科學證據支持。

[1] Lee, S., A. Tsang, and K. Kwok, Twelve-month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treatment preference of adults with DSM-I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7. 98(1-2): p. 129-136.[2] Hasin, D.S., et al., Epidemiology of adult DSM-5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its specifi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psychiatry, 2018. 75(4): p. 336-346.[3] Organization, W.H.,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20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4] Hölzel, B.K., et al., 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 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 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6(6): p. 537-559.[5] Hofmann, S.G., et al.,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12. 36(5): p. 427-440.[6] Middleton, H., et al., N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2005,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Publishing Group.

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的人會長期感到焦慮和擔心,並同時出現以下幾種相關症狀。這種情況持續了數月或以上,亦影響了日常生活。

跡象和症狀

  • 心情煩躁或坐立難安
  • 容易疲勞
  • 注意力難以集中或頭昏眼花
  • 易怒
  • 肌肉緊繃
  • 難以控制憂慮情緒
  • 睡眠問題(難以入睡、睡眠短淺、睡眠質素不佳)

普及率

  • 現時香港廣泛焦慮症在每6個月的盛行率是4.1%[1]
  • 全球人口中,有3.7%的人一生中某段時間會患上廣泛焦慮症[2]。女性患病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3]。
  • 有50%-90%的廣泛焦慮症病人會同時患了與其他精神情緒病[3]。

 

主要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是常用並有臨床實證的心理治療[6]。認知行為治療能夠幫助廣泛焦慮症患者如何辨別、挑戰一些無益的思想。患者在治療中需要挑戰一些固有想法,改變自己的思想模式。
  • 一些放鬆或靜觀練習亦能夠讓患者平靜下來。這些有臨床實證方法可以單獨或與其他心理治療同時使用[7]。放鬆練習可以調整身體的自主神經系統,讓患者能夠透過呼吸及肌肉運動去放鬆自己,而靜觀練習則能夠訓練患者觀察自己的思想並接納自己[8]

藥物治療

  •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效果相約[4]。抗焦慮及抗抑鬱藥物都能幫助改善各種症狀。抗焦慮藥物能夠舒緩焦慮症狀,以及減緩驚恐及憂慮。
  • 抗抑鬱藥物需要數個星期才能見效,亦可能會有副作用﹙如頭痛、作嘔、睡眠困難﹚[9]

[1] Lee, S., et al., A community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Hong Kong.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07. 43(4): p. 305-319.[2] Ruscio, A.M., et al.,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epidemiology of DSM-5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cross the globe. JAMA psychiatry, 2017. 74(5): p. 465-475.[3] Kaplan, H. and S.B. Kaplan,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Clinical Psychiatry. Kaplan HI, Sadock BJ, Grebb JA.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2015. 7: p. 468-469.[4] Driot, D., et al., Management of first depression 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episode in adults in primary care: A systematic metareview. La Presse Médicale, 2017. 46(12): p. 1124-1138.[5] Munir, S., A.Z. Gondal, and V. Takov,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in StatPearls [Internet]. 2019, StatPearls Publishing.[6]Hunot, V., et al.,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7(1).[7] Manzoni, G.M., et al., Relaxation training for anxiety: a ten-years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MC psychiatry, 2008. 8(1): p. 41.[8] Evans, S., et al.,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08. 22(4): p. 716-721.[9] NIMH, N.I.o.M.H. Anxiety Disorders. (2018) 13 March 2020].

 

強迫症

 

強迫症主要有兩種徵狀: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跡象和症狀

患者可能只有其中一種徵狀,或兩者都有:

  • 強迫思維是一種反覆而持久的想法、慾望或圖像。患者感覺自己無時無刻都有著這些想法,甚至因此無法專注在其他事情上。
  • 強迫行為指的是一種重複行為(例如經常洗手或檢查東西)或思想(例如祈禱、數數或重複單詞)以及嚴格的規則(例如必須確保所有東西是對稱的)。

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往往是耗時的(例如每天花費超過1小時),並會在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的場合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

 

一些比較常見的強迫觀念和行為有:

  •   計數 — 反覆計算物件的數量,如人行道上的線條;
  •   囤積物件 — 例如報紙、垃圾信件等物品;
  •   清潔 — 強迫性洗手或清潔,以減少對細菌不切實際的恐懼;
  •   秩序 — 過度關注物品的對稱性,如眼鏡、書籍等;
  •   安全/檢查 — 擔心潛在危險,因此要不斷檢查鎖頭或關閉電氣設備;
  •   性問題 — 對性活動有一定程度且不理性的反感;
  •   宗教/道德問題 — 必須每天祈禱一定次數

 

普及率

  • 一般來說會有2%-3%的成人會在一生中患上強迫症[1][2]
  • 平均發病年齡是約20歲[2]
  • 而香港一個1993年的統計則指0.9%的男性及1.2%的女性會在其一生中患上強迫症[3]

主要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是唯一有實證有效的心理治療,主要是調整病發時的心理狀況和反應,例如學習怎樣應對強迫思想[1]
  • 在治療初期,如果成年患者的病情不算嚴重,那麼可以考慮進行低強度心理治療,如個人或小組的認知及行為治療[4]
  • 至於患有強迫症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的心理治療應該是與家人或照顧者一起進行的

藥物治療

  • 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可有效治療患有強迫症,但並非對每位患者有用,而藥物治療後也會有再病發的機會[1]

[1] Abramowitz, J.S., S. Taylor, and D. McKa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he Lancet, 2009. 374(9688): p. 491-499.[2] Kaplan, H. and S.B. Kaplan,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Clinical Psychiatry. Kaplan HI, Sadock BJ, Grebb JA.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2015. 7: p. 468-469.[3] Chen, C.-N., et al., The Shat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urvey in Hong Kong: II. Major finding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93. 50(2): p. 125-133.[4] Health, N.I.f. and C. Excellenc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treatment 2005.

失眠症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長期失眠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包括:

  • 缺乏睡眠或睡眠質素欠佳會令你情緒、精神和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受影響,壓力增加 有機會帶來抑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 身體疲倦會令你缺乏動力,降低社交意欲,長久下去變得不想交際。社會孤立能導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抑鬱和焦慮等;
  • 長期失眠會降低你的認知能力、免疫力、專注力和記憶力,令你難以處理焦慮,帶來負面思緒,影響心理健康;
  • 長期失眠會增加罹患上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和肥胖的風險。

跡象和症狀

即使每晚你仍會入睡,但失眠人士的睡眠質素都較差,而且睡眠時間短。失眠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

    • 難以入睡;
    • 早醒、睡眠斷斷續續;
    • 有足夠機會但無法入睡;
    • 自覺睡眠質素差,起床後仍感到疲勞;
    • 一星期至少有三天,而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和/或
    • 因睡眠問題而感到困擾。

        普及率

        現時香港重性抑鬱症的在過去12個月的盛行率是8.4%,在美國更是高達20.6%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間患上抑鬱症[1]。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22萬人患上抑鬱症,佔全球總人口4.4%[2]。普遍來說,女性(5.1%)較男性 (3.6%)容易患上重性抑鬱症[3]。

        主要治療方法

        • 失眠主要有兩種治療策略。一種是心理治療,即「睡安靈」站所結合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第二種是藥物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

          • 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有效方法,治療方向主要是𨤳清對睡眠的誤解、增強睡眠衛生、刺激控制療法,睡眠限制療法、放鬆療法等。認知行為療法的效果一般比藥物的效果更長。

          藥物治療

          • 一般而言,睡眠藥物不應超過2週,因為可能會導致耐受和戒斷現象。如果使用得當,催眠藥可以立即和充分緩解失眠。然而,失眠通常在停止服用藥物後再出現。

          放鬆療法

          • 放鬆療法可以幫助患者入睡,例如自我催眠和深呼吸練習都能有效產生放鬆。漸進式肌肉放鬆尤其有用患有肌肉緊張的患者有效。

          [1] 鍾家輝(2013年)。〈失眠點去醫〉。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Public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 取自https://www.psychiatry.hku.hk/publichealth_11.html

        廣場恐懼症

         

        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是恐懼症的一種。受廣場恐懼症困擾的人會因某種特定情況和地方引起極度恐懼或焦慮情緒,並且會主動、故意地避開這些情況和地方,例如避免剩搭公共交通工具、避開某些商店或商場。 一般情況下,廣場恐懼症的焦慮會以恐慌症發作(panic attack)的形式出現。

        跡象和症狀

        如你對以下2種或更多的場合感到明顯強烈的恐懼或焦慮,就有機會被診斷為廣場恐懼症:

        •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火車、地鐵、渡輪和飛機等);
        •   身處開放空間(例如在停車場、天橋和超市等);
        • 在封閉的地方(如在商店、戲院和電梯等);
        • 排隊或在擁擠的情況下;
        • 獨自出門

         

        普及率

        • 目前還不知道有多少香港人患有特定恐懼症。
        • 與男性相比,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兩倍。 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發病率最高。

        主要治療方法

        • 治療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輕微抑鬱的人士可以透過心理教育資訊(例如網站、書本等等),尋找合適的資訊幫助自己。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療法透過分析思想和改變行為,以及建立更有效的思想,幫助患者減輕徵狀
          • 人際關係治療能解決人際關係困難
          • 靜觀治療則是一種增強注意力、身體洞察力、情緒管理的訓練方法,它也會對輕度抑鬱症患者有幫助[4]

          假如你患上輕度抑鬱症的話,可能不需要藥物治療,只靠心理治療就足夠了,因為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有著相若的效果[5]。另外,小組治療也會是考慮之列[6]。

          中度及重度抑鬱症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混合式治療,也就是同時進行藥物及心理治療[6]。抗抑鬱藥的常見種類是血清素及再攝取抑製劑(SSRI),通常需要兩至四週才會見效,而整個藥物療程則一般為6至12個月長。

          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假如藥物或其他方法都沒有幫助的話,可以考慮腦刺激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或經顱磁刺激 (TMS)。這兩個療法是讓腦部被電流局部刺激,從而刺激腦部並激活細胞,但效果仍需要更多科學證據支持。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患者經歷了創傷性事件(死亡、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嚴重傷害性暴力),這可以是親身經歷或間接的(例如得知親友經歷了創傷事件)。患者因而出現以下的徵狀,並維持了超過一個月:

         

        跡象和症狀

        • 腦海中經常反覆浮現創傷有關的回憶、反覆地發惡夢、出現分離分應(像是感覺「靈魂出竅」)、出現回閃(突然感覺好像創新事件重新出現)、對創傷事件出現強烈或長期的心理困擾及生理反應
        • 持續避免一些與創傷事件有關的回憶、思想或情緒,並且避開那些能夠讓患者回想創傷事件的事物(如人、地點、對話、活動、物件、情境)
        • 與創傷事件有關的認知和情緒變得極度負面,例如對於自己、他人或世界出現頑固而誇大的負面想法、扭曲創傷事件的原因或後果、維持負面情緒(如恐懼、憤怒、內疚或羞恥)、明顯地對事物失去興趣、持續無法感受到正面情緒
        • 明顯地變得容易感到憤怒、發脾氣、受到驚嚇、過度警覺、行事魯莽、進行高危活動、難以集中或出現睡眠障礙。

         

        普及率

        • 每25人中,平均有2人在一生中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8.3%)[1]。
        • 有5%-15%的公眾會患上較輕微的創傷後壓力症症狀。
        • 女性的終生盛行率約為11%,男性則為約5%[1]。

        主要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

        • 心理治療依然是治療首選。認知行為治療、暴露療法、眼球運動脫敏治療(EMDR)及認知整理治療(CPT)都是有效的[2]。實際療程因人而異,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的治療。
        • 有一些認知行為治療是以創傷為重點,例如暴露療法和認知整理療法等等。它們的目的是幫助調節情緒和減少與創傷掛鉤的負面情緒,從而消除對避免行為的依賴。近年亦興起了敘事療法,即透過敘述生活史去治療較複雜的創傷後壓力症。
        • 眼球運動脫敏治療 (EMDR)是比較特別的療法。治療師會使用不同形式的雙向刺激(最常見的是眼球左右運動)來幫助患者消化事件,同時讓患者回憶創傷及引入正面的觀念。

        藥物治療

        • 暫時已知對治療創傷後壓力症有效的藥物只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只服用藥物的成效低於心理治療,效果亦不及後者持久。但是,目前仍不清楚藥物是否應該用於添加或代替心理治療方法[3]。

        [1] Kilpatrick, D.G., et al., National estimates of exposure to traumatic events and PTSD prevalence using DSM‐IV and DSM‐5 criteri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13. 26(5): p. 537-547[2] Watts, B.V.,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2013. 74(6): p. e541-e550.[3] Yehuda, R.,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5. 1(1): p. 1-22.

         

         

        驚恐症

         

        驚恐症是指在不明原由下,重複地出現「恐慌突襲」。「恐慌突襲」是我們面對恐慌、壓力和激動情緒時一種突然出現的強烈恐懼或極度不適的體驗。症狀通常在短短十分鐘內達到高峰點,並可持續約30分鐘。

        跡象和症狀

        當一個人出現恐慌突襲時,他會感受到突如其來、莫名奇妙的恐懼或不安

        患者的情況可能會反覆維持最少一個月,並可能會出現以下的身體徵狀及焦慮感:

        • 心跳加速,出汗,發冷,顫抖,呼吸困難,發軟或頭暈,手腳麻痺或麻木,胸口痛,胃痛和作嘔
        • 恐慌突襲時,感覺自己失去控制,恐懼死亡或以為自己快死了

        部份驚恐症患者會發展出廣場恐懼症。患者因為害怕會再次出現恐慌突襲,因而避開一些他們認為會引致恐慌突襲的地方,例如人多擠迫的地方,乘搭巴士或地鐵等。

         

        普及率

        • 香港成人在過去六個月中患上驚恐症的盛行率是3.89% 。
        • 91% 的驚恐症患者會同時間患有其他精神病。

        主要治療方法

        驚恐症的有效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藥物及自助治療[1][2]。 輕微及中度患者可以透過心理治療及自助治療來治療病症,而中度至嚴重患者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或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是驚恐症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在認知層面上,主要有兩個需要重點處理的地方。第一是需要釐清患者對恐慌突襲的誤解,同時增強患者對恐慌突襲的了解及認識,包括其成因或其病發的情況包括其成因或其病發的情況等[2]。 第二,教導病人在病徵出現時如何處理及面對生理上的不適,如肌肉放鬆的方法及呼吸的控制[3]。

        藥物治療

        • 治療驚恐症通常會用調節大腦血清素的藥物,其目的是讓患者保持在冷靜的狀態。它的藥性需大約四至六星期才會見效,但留意有機會導致體重增加。
        • 藥物治療一般需8-12個月的療程,雖然驚恐症有機會會復發[2],但是病徵是可以控制的。

         

        [1] Taylor, C.B., Panic disorder. Bmj, 2006. 332(7547): p. 951-955.[2] Health, N.I.f. and C. Excellence,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and panic disorder (with or without agoraphobia) in adults: Management in primary, secondary and community care. 2011: NICE.[3]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驚恐症.

        暴食症

         

        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為最普遍的三種飲食障礙之一。飲食失調會導致很大的心理困擾,同時會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生理併發症。和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不同,暴食症患者在暴飲暴食過後並不會有催吐或做出阻止體重增加的行為。

        跡象和症狀

        這種疾病與神經性暴食症有一些共通點,患者會在一定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而且比大多數人在類似情況下吃得更多,並有一種無法控制暴食的感覺。 此外,他們在暴食症發作時還會經歷以下至少3種情況:

        •   進食速度比平時快得多
        •   持續進食到非常飽而且感覺不舒服
        •   即使他們不覺得餓也要吃大量的食物
        •   因為對自己的食量感到尷尬而獨自進食
        •   對自己產生厭惡、有內疚和沮喪的感覺
        •   暴飲暴食造成相當大的困擾,大約每周發生一次並持續3個月, 然而,患者並無出現試圖阻止體重增加的行為

        普及率

        在二零零七年,一項以 893 名年齡介乎 12 至 18 歲的中學生為對象,並透過 EAT-26 作為評估工具的調查發現,有 22.1% 的受訪學生在該測驗中的得分為>20,顯示出現飲食失調情況[1]。 [HLC1] 大約每200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患有厭食症[2]。 [HLC2] 暴食症對女性的影響大於男性,這種性別上的差異在暴食症中比較不明顯。現時,醫學界對男性的飲食失調現象瞭解甚少。

        主要治療方法

        最主要且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從心理入手,為患者度身設計療程。 這種治療方法的目的為令患者完全康復,並從宏觀角度(包括生理和心理)來進行治療。 飲食失調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參與所有決定。

        [1] 程卓端(2014年5月)。〈進食失調症面面觀〉。《非傳染病直擊》,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監測及流行病學處。取自https://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may2014_chin.pdf

        特定恐懼症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不熟悉的事物感到焦慮並不罕見。 大多數人在看到蛇時都會感到焦慮,這是一種自然的保護反應。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他們會對某特定物件或情景產生不合理的恐懼並無法控制自己的反應。

         

        跡象和症狀

        • 當患者面對特定的物件或情況時,他們就會感到過份的焦慮或恐懼。兒童可能會透過間接方法表現這種焦慮或恐懼,例如哭泣、發脾氣、呆住不動、過度黏人等等
        • 持續避免一些與創傷事件有關的回憶、思想或情緒,並且避開那些能夠讓患者回想創傷事件的事物(如人、地點、對話、活動、物件、情境)
        • 動物類:動物、昆蟲
        • 自然類:畏高、畏水、畏雷電、怕黑
        • 身體類:見血、受傷、打針 (此類型更易產生生理反應,如暈眩)
        • 環境類:駕駛、隧道、橋、幽閉空間、坐飛機
        • 其他類:巨響、穿服裝的人物、會引致氣促或嘔吐的情況
        • 因此,患者會主動地避開恐懼對象;如果避不開的話,患者就需要忍受著強烈的煎熬。
        • 患者的恐懼程度與實際構成的威脅,或恐懼程度與當下社會文化可接受的程度不成比例。
        • 這種恐懼具持續性,並通常維持至少六個月。
        • 這種恐懼導致了嚴重的痛苦,或者影響了日常生活(例如社交、工作、學業、與身邊人的關係等等)。 

         

        普及率

        • 有約10%-12%的人在一生中會患上特定恐懼症[1][2]
        • 有75%的人會有多於一種的特定恐懼對象[3]

        主要治療方法

        行為療法

        • 行為療法是治療特定恐懼症最有效的方法[2]。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是:
        • 患者本人承諾接受治療;
        • 確認問題和目標;
        • 建立其他應對情緒的策略。
        • 常見的療法是暴露療法[2][4],指的是將恐懼對象展示在患者面前 (實物、幻想、電腦也可),使患者慢慢適應,直至克服這種恐懼
        • 同時,治療師亦會教導患者怎樣應對焦慮,例如放鬆、呼吸控制和認知上的調整。治療師會應用認知行為治療,讓患者在認知方面學習改變有關恐懼對象的思想,例如意識到恐懼對象其實是安全的。
        • 對於血液恐懼症患者,某些治療師會建議他們在面對血液時,坐下並保持身體緊繃,以免患者出現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

        藥物治療

        • 藥物例如苯二氮卓類藥物、β-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
        • 心理治療或綜合治療(即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亦是有幫助[2]。

        [1] Kessler, R.C., et al., 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5. 62(6): p. 593-602.[2] Kaplan, H. and S.B. Kaplan,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Clinical Psychiatry. Kaplan HI, Sadock BJ, Grebb JA.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2015. 7: p. 468-469.[3] Association, A.P.,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2013: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4] LeBeau, R.T., et al., Specific phobia: a review of DSM‐IV specific phobia and preliminary recommendations for DSM‐V.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0. 27(2): p. 148-167.

         

        社交焦慮症

         

        當我們成為眾人的焦點時,感到焦慮是可以理解及正常的。然而,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會害怕出席曝露自己於陌生人或要遭審視的社交場合,包括在別人面前吃飯或在聚會上交談。 這種恐懼的基礎是擔心別人對他們有負面的看法和/或擔心受到批評或羞辱。

        跡象和症狀

        社交焦慮症的症狀包括:

        • 患者對於社交場合(一個或以上)產生極度恐懼,或是擔心自己會在這些場合裡被人評頭品足,例如害怕進行社交互動(像是跟陌生人聊天)、在別人面前表演(像是公眾演講)等等。
        • 當患者難以跟他人交談的時候,就會感到非常焦慮或者不自在,並擔心自己會感到尷尬、被他人羞辱或拒絕,或者害怕自己會冒犯別人。
        • 在參加一些有他人出現的活動時,最少在數天甚至數周前就開始感到擔心

         

        • 遠離有其他人的地方
        • 當患者在其他人身邊時,就會感到臉紅、出汗或顫抖
        • 當患者在其他人身邊時,就會感到噁心或生病

        除了典型的社交焦慮症以外,另外還有一個「表演焦慮」類型:當焦慮只限於在大庭廣眾面前演說或表演。

         

        普及率

        • 香港有約3.2%的成人在過去12個月內曾患上社交焦慮症[1]
        • 有3-13%的人是會在一生中某段時間患上社交焦慮症[2]
        • 社交焦慮症有75%是在8-15歲開始的,並會隨著環境而消退或重現[3]

        主要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

        • 治療社交焦慮症的首選及最佳方法,就是專門針對社交焦慮症的認知行為治療,而個人比小組治療更佳[4]。因為它不僅副作用比藥物治療更低,成效亦較大。
        • 認知行為治療可以透過一系列方法來幫助患者,例如調整思想方法、減少過激反應,以及完成社交預習和功課[5]。另外,有認知行為治療成份的自我幫助亦是有效的[4]。

        藥物治療

          • 如果選擇藥物治療,則可以考慮服用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s)[5]。另外,抗焦慮藥物、抗抑鬱藥及β受體阻滯劑亦有幫助。

        [1] Lee, S., M.T. Lee, and K. Kwok, A community-based telephone surve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5. 88(2): p. 183-186.[2] Kaplan, H. and S.B. Kaplan,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Clinical Psychiatry. Kaplan HI, Sadock BJ, Grebb JA.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2015. 7: p. 468-469.[3] Association, A.P.,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2013: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4]​​ Pilling, S., et al., Recogni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ummary of NICE guidance. Bmj, 2013. 346: p. f2541.[5] Mayo-Wilson, E.,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4. 1(5): p. 368-376.

         

        如你有興趣了解更多有關「心靈,有樂!」的五個心靈之旅,請按此。